当前位置:首页
>> 政府资讯 >> 区县动态
龙泉市300余亩种植基地陆续开始采收 “稻药轮作”让农田“活”起来
时间:2025-05-15 10:06 浏览次数: 信息来源: 丽水日报

近日,龙泉市安仁镇美玲家庭农场里,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收浙贝母,铁锹翻动间,洁白饱满的浙贝母破土而出。农场主陈美玲蹲在地头查看药材成色,这批试种的20亩浙贝母历经半年生长,亩产可达1600至1800斤。

“每颗根状茎都带着泥土香,质地相当紧实。”龙泉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吴志鹏托着新采的浙贝母介绍,该品种因植株矮壮、根系发达,经检测已达饮片一等品标准。

“稻药轮作”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,根据季节和作物生长周期,轮流种植水稻和中药材。每年10月水稻收割后,农户们便抢抓时机,种下浙贝母等中药材;到了次年5月,浙贝母采收完毕,紧接着进行水稻插秧。如此一来,土地全年无闲置,实现了一地两用、一年两收。

“龙泉气候条件与浙贝母主产区高度契合,配合‘稻药轮作’模式可实现‘春采贝母秋收稻’,为农户增加不少的收入。”吴志鹏告诉记者,浙贝母市场需求大,价格稳定,收益可观,水稻则保障了粮食产量。两者结合,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又增加了经济效益,还改良了土壤结构,有多方面的利好。

“现在收购商直接上门拉货,不愁销路。”陈美玲算了一笔经济账:当前鲜品收购价每斤超20元,每亩产值超3万元,扣除2万元成本后净收益超1万元。陈美玲计划明年扩大种植规模,带动周边村民种植。

近年来,龙泉市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升级路径,发展“稻药轮作”模式。一方面,出台《足球直播360推进特色精品农业高品质发展的若干政策》,实行产业农技员聘任制度,积极邀请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,从选种、种植到田间管理,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,切实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能力;另一方面,加强与药企等相关企业合作,拓宽中药材销售渠道,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。目前,龙泉市300余亩种植基地陆续开始采收,预计总产量240余吨,产值突破1000万元。